自以為做的不錯,所以放上來作紀念,怕之後被銷毀,雖然大部分還是讓眼睛先生幫忙。一共有三篇,由於三篇放不進同一個文章中...
Earth from the Moon: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e Harvest Moon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Newsroom/NewImages/images.php3?img_id=16687
月亮(拉丁語中的¯Luna ) 已經佔領在神話方面的和在整個人歷史期間的民間風俗的一個突出的地位。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每天的月出時分變異在秋分那幾個月裡面差異最小。此協調性是因為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地平線與黃道(太陽合月亮在天空明顯運行軌跡)的角度較小。那明亮、像大圓盤的月亮提供了可靠的光線給白天在忙於收割的莊稼。—所以造就了” Harvest Moon”(秋分前後的中秋圓月)許多的歌曲、故事、圖畫,照片。月亮也提供了很多野心勃勃的人努力的來確認—讓太空人直接去它的表面檢查離我們最近的天空鄰居。
這張圖片是從阿波羅11號,在地球從月亮邊緣上升滿大部分時,用一種我們的行星遠近透視法所拍攝下來。在光禿禿,滿是傷痕的月亮上面,地球像是一顆被雲的緞帶裝飾著,充滿水的寶石在太空裡浮起。
假使你現在還活著,而且在1969年7月20號還有所印象的話,你大概是在哪緊貼著電視機看—和你的家人在家裡透過一個太空視窗熱切凝視著,或是跟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度假小木屋裡看著。在這一天,美國和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震驚不已地看著太空人著陸在月亮上面,而且和在地球的我們一起分享。
當在冬天來臨前的中秋圓月,打破讓人們以往都從地球獲得”再多一點”的恩惠的觀念。這張從月亮當作是我們家角度的圖片讓地球是一個稀有(大概是僅有)的行星生態系統這個意識抬頭。阿波羅11號的許多圖片提供了全球環境運動的背景,包括了在60和70年代的市民環境大掃除,以及履行國際環境保護政策。
太空圖片 AS11-44-6548 是在1969年7月用Hasselblad膠片照相機取得。這影像是由詹森太空中心的地球觀察及影像分析實驗室所提供。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rogram 支援了實驗室並幫助太空人拍得地球的照片,對科學家及大眾有其價值性,而且自由的放在網路上讓人取用。美國及前蘇聯太空人所拍的額外影像也能在NASA/JSC Gateway to Astronaut Photography of Earth.裡面看得到。
心得:
太空人的一小步,人類科技文明的一大步,這句話讓我們耳熟能詳。月亮和地球形成的對比,讓我們知道應該要更愛惜地球,舉手做環保,已經變成現在社會趨勢,應該說是全世界的趨勢。畢竟地球已經對我們發出求救的訊號,為了環境的永續發展,還有下一代的著想。現在政府也響應節省能源,資源回收,垃圾分類,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大家也應該要身體力行,讓地球能永遠都是在太空中一顆最耀眼的寶石。